主页 > 四川 > 助孕方法 >

研究显示:剖宫产不能减少乙肝母婴传播

发布时间:2020-04-18 阅读( )

研究显示:剖宫产不能减少乙肝母婴传播“乙肝零母婴传播工程”在广东启动。专家指出,乙型肝炎病毒阳性不是剖宫产的指征。从今年开始,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工作。近日,由中国肝炎预防基金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承办的“乙型肝炎小外壳零母婴传播工程”广东启动会召开。记者了解到,剖腹产曾经被认为“有助于减少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妇产科专家不建议产妇故意选择剖腹产来阻止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阳性不是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中国1-59岁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母婴传播是中国慢性乙肝感染的主要原因。在没有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母婴传播率高达30%~40%。”南方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钟梅表示,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孩子越小,成为慢性携带者的可能性就越大,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就越大。过去,医学界认为剖宫产是减少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一种手段,因为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会“挤压”胎盘,将母亲体内的病毒推入胎儿体内,导致宫内感染。然而,钟梅说,最近的研究已经证明,在正常预防后,剖腹产和自然分娩之间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换句话说,剖腹产不能减少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阳性不是剖腹产的指征。然而,由于害怕母婴传播,一些乙肝病毒阳性的孕妇选择了剖腹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张华指出,剖宫产术中新生儿和母亲血源暴露的机会大于阴道分娩。然而,如果分娩过程过长,胎盘受损,母体血液可能通过脐带进入胎儿,并可能传播乙型肝炎病毒。这两种交付方式各有利弊。医生应该根据产妇的个人情况来选择。

孕产妇和新生儿需接受全程管理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即宫内感染-垂直传播,约占感染总数的10%;在分娩期间,母亲的血液、羊水和阴道分泌物传播病毒,约占感染总数的80%。分娩后母亲与婴儿的密切接触和母乳喂养导致病毒传播,约占5%~8%。传统的母婴阻断方法是将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到孕妇和婴儿的肌肉中。据张华介绍,新生儿联合免疫可阻断90%的产时和产后感染,但仍有10%~25%的婴儿因宫内感染而无法阻断,这些儿童在目前无补救措施的情况下将成为慢性感染。与会专家强调,要实现“乙肝零母婴传播”,必须做好孕产妇的全过程管理,新生儿也要定期随访。由中国肝炎预防基金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流行病学分会主席、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领导的“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小外壳零传播工程”。其目的是利用手机应用软件APP在乙肝孕妇、感染医生和产科医生之间建立实时沟通桥梁,记录乙肝孕妇孕期抗病毒治疗及相关检测结果,以全新的方式管理乙肝孕妇及其新生儿的全过程。侯金林表示,该项目已于今年实施。九家医院加入了第一阶段和100家医院

Copyright © 2002-2017 DEDECMS.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